【蒙式媽媽的反省記錄1】滿足自己愛買的心態 VS 培育孩子的夢想?
常追Mini媽的FB的朋友們都知道Mini媽是個喜愛研究蒙式理論,把蒙式理論運用在育兒生活中的人,所以購買有關孩子物品時,也應是否有符合蒙式理論的媽媽才是。
小米從嬰兒期就常到博物館參觀,到現在她最喜歡的事物還是跟恐龍有關。就連服裝穿著也是,所以小米還蠻常選穿小男生的T-shirt 出門(笑) ! Mini媽從事幼教多年,本只了解三個恐龍大小事就覺得自己挺厲害的,但托小米的福,現在到博物館參觀時,不論是旁人或館裡的工作人員聽到Mini媽和小米的對話,都會主動建議Mini媽應該參加成為館裡介紹恐龍區的達人! 由此可知,小米喜愛恐龍程度有多深,深到影響媽媽也自我成長了。特別的是小米聽得懂什麼是「paleontologist (考生物學家)」這詞,只要聽到恐龍及考生物學家的相關話題,小米再忙都會轉身跟你交流,因為他現在對成為研究恐龍及挖掘化石的人是非常有興趣的。
通常帶小米逛玩具店、書店或商場,小米都知道可以停、看、摸,但如果想帶回家,得先讓媽媽拍照,然後回家跟爸爸一起商量後才能決定的。 絕大部份小米離開了店家之後就不會「一定要擁有」的行為舉止。
這回Mini媽與小米參觀博物館後,到館內的gift shop (禮品店)去逛逛,母女倆同時看到這個神奇的禮品 (如照片),都異口同聲的叫:「哇~」,小米又馬上說:「 give me this,Let me see! (給我這個,讓我看看!)」而Mini媽則開始拍照,然後查看還有多少存貨,得知只有三個,而有一個還盒子被撕亂了...,就急心瘋買了!
小米則一路研究這個考生物學家的芭比,這可不是一般的愛漂亮芭比。回家路上雙手緊握盒子,雙眼直盯著...。本來小米的行為秩序(order)是參觀完博物館,就會喝瓶牛奶,然後在搭坐鐵時就會睡意來了要午睡一下。但她並沒有,一直研究著考生物學家的芭比及盒內的配件,也不要求要喝牛奶,更努力強忍睡意,直到快到家時還緊握盒子睡著了。
回到家爸爸看到小米手裡的芭比,馬上冷眼的看著Mini媽,數落Mini媽怎麼沒有遵守家規...。 Mini媽把為何買了這個芭比的原因及小米的表現依依的詳細說明給爸爸聽。 但還是被數落了一番,還說這根本就不是蒙式媽媽的行為,而且怎麼可以讓孩子才出去一下就沒理由得到禮物的經驗...。(驚)
就這樣,Mini媽開始反省了...。當爸爸抱小米回房間午睡時,Mini媽則把考生物學家的芭比藏起來,然後告訴爸爸下回不會再這樣衝動了,自己的反省動作就是先把芭比藏起來,等聖誕節時再拿出來送給小米。 但爸爸還是很生氣數落著一直說小米午睡起來時一定就會開始找芭比的...。Mini媽努力地聽完訓話,回說:「我會想法子處理,就算她鬧,也是因為自己沒有遵守家規。都是Mini媽自做自受。」(哭)
小米二個小時午睡後,起床了... 結果根本都沒再提到考生物學家的芭比。一個星期過了,也是如此! 由小米的表現,深深讓Mini媽好好的檢討一番。在這回的經驗下,果真是媽媽自己愛亂買,而不是什麼滿足孩子心態發展,什麼可培育孩子的夢想,一定得買回家讓孩子擁有的狗屁亂買理論。 其實孩子真的不需要真正擁有許多物質上的東西,都是成人想多了,多花錢了!
在此與大家分享,順便記錄自己的錯誤,來好好謹惕自己。


Ps. Mini媽之前跟許多成人一樣以為從事及研究跟恐龍有關的人也稱為考古學家(archeologist) ,其實是錯誤的觀念。考古學家是指對研究跟古代文化及所有人類演化有關的事物。 而從事及研究跟恐龍有關的人稱為「考生物學家(paleontologist)」。 考生物學家的工作是透過對化石的挖掘考察下,解釋古代生物中的各類問題。


照片: 正搭地鐵回家的小米 (二歲2個月)專注的研究考生物學家芭比。
這是2018年9月24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