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媽的自然研究課5】觀察蝴蝶怎麼來的



還記得去年托小米姐姐對蝴蝶有興趣的福, Mini媽去年的summer project (夏季研究活動)是一家人一起打造 #Mini媽的室外教室-「蝴蝶花園」嗎? 我們從一片雜草亂生的荒地開始著手、除草、種植對蝴蝶生態需要的花草⋯到Honeybee (蜜蜂)及 Cabbage White (菜粉蝶)果真到訪了。

今年呢?呵呵~去年花費心思種植野生的Milkweed(乳草)竟沒長出,但隔一年後兩株竟繁植長出五株!! 😃Mini媽一家在六月初又開始好好的整修「蝴蝶花園」下,17日的早晨,Mini媽和貝貝妹妹在後院活動時,竟發現乳草上有了一些小丁點的白球⋯是的,帝王蝶媽媽悄悄地造訪我們的蝴蝶花園時,產下保貴的eggs(卵)👏🏼

就這樣一今年的summer project (夏季研究活動)就是「觀察蝴蝶怎麼來的」(6/17~7/14)。在這28天中我們都靜靜地觀察,盡可能不要做太多的幫忙下,已有兩隻毛毛蟲轉變成為美麗的帝王蝶(Monarch Butterfly )

這真的很幸運也很感動,全家人一起觀察帝王蝶的生命週期,這回的研究非常成功!😍

昨天看到兩隻蝴蝶在空中盤旋飛舞時,
小米姐姐(三歲)輕輕拍手對我說:「Mammy,Life is beautiful! (媽咪,生命真美!)」💕🎉🐛🦋

Mini媽張開雙手抱著小米後,只點點頭、微笑地回聲:「嗯!」
但心裡則偷偷的許下『希望你們(指小米和貝貝)也能像那兩隻毛毛蟲一樣平安長大,成功地轉變成美麗的帝王蝶! 在那天來臨前,媽媽爸爸會努力把身體養好,靜靜守候在旁,陪伴你們長大的。』💕

明年的summer project 已經出來了,猜猜看小米姐姐又想研究什麼?😚

照片:28天中毛毛蟲變成蝶蝴的過程

**蒙特梭利竟然有自然課?
其實「自然科學」是在五大工作區中的「文化工作區」的某一類活動。因不同蒙式教育體系有不同呈現方式。例如AMI把「文化工作區」為「語言工作區」及「感官工作區」的延伸活動。而MACTE則把「文化工作區」有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地理學、歷史學、自然科學、音樂、美術、律動及天文學等等教具特別整合在此區。不論是哪派的蒙式都有包括以上廣泛的內容。

#Mini媽的自然研究課  #Mini媽的室外教室 #蝴蝶花園 #夏季研究活動 #naturestudy#lifecycleofbutterlfy #Botanizing #Bontany #蒙特梭利 #蒙式文化工作區 #自然科學 #植物學 #Mini媽媽蒙特梭利 #瑞吉歐 #敏感期 #對植物的研究 #帝王蝶 #觀察訓練 #帝王蝶的生命週期


同步分享在Facebook上。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