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媽的自然研究課】用放大鏡🔍欣賞植物
去年當ACY満一歲時,第一次帶她到街上散步。Mini媽提供一個小提桶讓她可以放尋寶小物。到現在快一年了,不論是下雨天或下雪了,只要ACY想出門散步,我們就會順便尋寶。
而現在ACY快兩歲了,Mini媽就不再只是讓ACY在外尋寶,還會延伸提供一支放大鏡及把孩子檢回的花草寶物依依攤開在一個托盤上,讓她自由地欣賞「大自然的奧妙」。
*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六歲以下的幼童有個非常獨特的「細節敏感期」,特別對極小事物給吸引。例如小小孩常會小玩具很感興趣,但爸媽/成人都會怕孩子吃進嘴裏會危害身體而阻止。但其不知六歲以下的幼童就是因為「細節敏感期」才會欲罷不能的湧出大大的好奇心,就算被阻止,還是無法停止探索。其實當看到孩子對於小事物感興趣時,正是他們利用另個「感官敏感期」使用自己精細的感官工具-手、眼、耳,鼻、口等來體驗累積各種物品的刺激。
因為六歲以下的幼童有個非常獨特的「細節敏感期」,特別對極小事物給吸引。例如小小孩常會小玩具很感興趣,但爸媽/成人都會怕孩子吃進嘴裏會危害身體而阻止。但其不知六歲以下的幼童就是因為「細節敏感期」才會欲罷不能的湧出大大的好奇心,就算被阻止,還是無法停止探索。其實當看到孩子對於小事物感興趣時,正是他們利用另個「感官敏感期」使用自己精細的感官工具-手、眼、耳,鼻、口等來體驗累積各種物品的刺激。
*蒙特梭利竟然有自然課?
其實「自然科學」是在五大工作區中的「文化工作區」的某一類活動。因不同蒙式教育體系有不同呈現方式。例如AMI把「文化工作區」為「語言工作區」及「感官工作區」的延伸活動。而MACTE則把「文化工作區」有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地理學、歷史學、自然科學、音樂、美術、律動及天文學等等教具特別整合在此區。不論是哪派的蒙式都有包括以上廣泛的內容。
其實「自然科學」是在五大工作區中的「文化工作區」的某一類活動。因不同蒙式教育體系有不同呈現方式。例如AMI把「文化工作區」為「語言工作區」及「感官工作區」的延伸活動。而MACTE則把「文化工作區」有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地理學、歷史學、自然科學、音樂、美術、律動及天文學等等教具特別整合在此區。不論是哪派的蒙式都有包括以上廣泛的內容。
*這樣簡易的植物學/自然科學活動,約一歲左右的孩童就可以介紹了。而且是不論男女老幼都很喜歡。^^
*夏天的太陽那麼大,孩子不愛擦防曬怎麼辨?請爬文 #Mini媽052518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