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樂傻眼物語】第3彈-「老教小禮貌?」
非常感謝這位奶奶級的粉絲朋友真情尋求協助及大愛能讓Mini媽分享給大家了解這回的芭樂話。如何的芭樂呢?請看⋯
回兒子家進門看到大孫女小研,老二小恩⋯
小恩:一看到奶奶進門「奶奶你回來囉!我想你呢!」
小研:坐在客廳沙發上盯著奶奶看。
奶:「對啊,我回來了!小研你怎麼又沒叫奶奶?」
小研:還是只盯著奶奶,點個頭。但沒説話!
奶:「小研,你是啞吧嗎?不會叫奶奶?」
→這會是教小朋友禮貌的話語?(驚)
----- ----- -----
聽這位奶奶級的粉絲提到小研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看到奶奶只看點頭,所以奶奶教孫女「要有禮貌」激勵話語如下:
聽這位奶奶級的粉絲提到小研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看到奶奶只看點頭,所以奶奶教孫女「要有禮貌」激勵話語如下:
「你是怎樣,這麼不爽奶奶,所以看到人不會叫?」
「又不叫人。真沒禮貌,爸媽都沒教好。」
「嘴巴都長在哪了?還不叫!」
「眼睛盯什麼盯,叫人呀?」
「你叫人,奶奶給你一百塊。」
「你看你妹妹看到人都會叫,你呢?」
「沒禮貌的小孩,沒人會喜歡跟你做朋友。」
→是不是超芭樂傻眼的(笑)
當然小研還是沒心甘情願主動叫人啦!
當然小研還是沒心甘情願主動叫人啦!
----- -----
當Mini媽了解這位奶奶的心情後,我給予的建議及對話如下,請奶奶下次回兒子家一進門看孫女時説⋯
當Mini媽了解這位奶奶的心情後,我給予的建議及對話如下,請奶奶下次回兒子家一進門看孫女時説⋯
奶:「奶奶回來了!小研、小恩你們好。」
恩:「哦!奶奶回來了。」
奶:「對啊!奶奶回來了。我想你們啊!」
研:「⋯⋯只看奶奶一眼⋯」
奶奶走去小研面前,拍小研的肩膀,看著小研的眼睛,並說:「小研你好,奶奶回來了。」
眼睛還是一直看著小研,等三秒,如果小研還是沒叫⋯請說,
奶:「小研 ,奶奶喜歡你,所以希望小研每次看到奶奶都會叫「奶奶」或「奶奶,你回來了哦!」我聽了會很開心哦!」
恩:「哦!奶奶回來了。」
奶:「對啊!奶奶回來了。我想你們啊!」
研:「⋯⋯只看奶奶一眼⋯」
奶奶走去小研面前,拍小研的肩膀,看著小研的眼睛,並說:「小研你好,奶奶回來了。」
眼睛還是一直看著小研,等三秒,如果小研還是沒叫⋯請說,
奶:「小研 ,奶奶喜歡你,所以希望小研每次看到奶奶都會叫「奶奶」或「奶奶,你回來了哦!」我聽了會很開心哦!」
Minj媽請這位奶奶先在鏡子面前綀習講到很自然又不會眼神氣壞想x人。然後又先給奶奶粉絲打預防針,告訴她如果孫女還是沒有馬上叫。就每次看到他們就一様這樣做。我相信十二次後,孫女就會叫了。
---------
結果出來了,不用到十二次,説了Mini媽給的對話隔天就見效了。
小研竟主動在上學出門前説:
「奶奶再見!」
結果出來了,不用到十二次,説了Mini媽給的對話隔天就見效了。
小研竟主動在上學出門前説:
「奶奶再見!」
可喜可賀啊!
🎉
👏
☺️



《為何會這樣?》
用「激將法」其實並非適合0-6歲以下兒童,甚至更大的孩子也沒有很有正面幫助。而且我們來將心比心哪個成人喜歡聽?如果你的答案是「No」,更別說是孩童了!
用「激將法」其實並非適合0-6歲以下兒童,甚至更大的孩子也沒有很有正面幫助。而且我們來將心比心哪個成人喜歡聽?如果你的答案是「No」,更別說是孩童了!
孩子從內心發出的「真禮貌」是需要⋯
1、身處環境中「成人的身教」,以便模仿。
2、能了解「原因」,為何禮貌很重要。例如:這故事中提到的原因-「奶奶喜歡聽。」
3、能有「實況綀習」的機會。但不勉強!
4、孩子能「感受回應」。例如:成人的笑容
😊
1、身處環境中「成人的身教」,以便模仿。
2、能了解「原因」,為何禮貌很重要。例如:這故事中提到的原因-「奶奶喜歡聽。」
3、能有「實況綀習」的機會。但不勉強!
4、孩子能「感受回應」。例如:成人的笑容

---- ----- -----
如果妳覺得這奶奶好像就是自己的婆婆,那請妳原諒老大人吧!因她也是在上代芭樂語錄下長大的,毒傷嚴重!但她很有心來向Mini媽找解決方法
🙏 而且也改變自己的說話態度,這可不是一般人老大人能夠放下身段的。

(P.s 這位奶奶粉絲説她媳婦也是我的粉絲。很怕被認出,所以故事中的名字不同,也有可能是孫子。請別猜是誰!)
如果你身邊會用這樣的話來教孩子「禮貌」請你分享到自己的臉書上吧!壞人Mini媽來當,這樣的方式真的很芭樂,別再用激將法在孩子身上了。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