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精選

什麼是『follow the child ( 跟隨著孩子)』?

Dr. 蒙特梭利的名言『跟隨著孩子 (follow the child )』,看似簡單,但親身立行卻是另回事的理念。  在加拿大幼教工作經驗中,一般沒有深入了解蒙式理論的幼教工作者及家長們都會誤解『跟隨著孩子』的意思,就是讓孩子做他自己想做的… 要不然就是『跟随著孩子』指先在後面看看孩子在做什麼,然後由成人決定是否可讓孩子這麼做… (笑) 咪妮媽剛好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主角:快滿二歲半的貝貝及已滿四十三歲的爸比 M媽家規:當自己想畫畫時,隨時都可畫,但只能畫在紙上,其它地方不能畫。 道具(非蒙式理念的玩具): H牌扮家家酒時,菜圖案會在鍋上轉來轉去像是真的在炒菜。 這個玩具當然不是咪妮媽選購的,而是四歲半的小米姐姐。  她以把自己穿不下的衣物拿去二手店借賣,賣出的金額跟店家對半後,因又想支持社區中的小店生意,把賺到的$買了這個H牌扮家家酒。  故事大綱:  二歲半的貝貝明知不能畫在玩具上,但還是畫了(就如上圖)。爸比經過孩子身旁就馬上抓到了這名現刑犯。 爸:『貝貝,你怎麼又畫在玩具上? 要畫畫可以,但只能畫在紙上…』 爸比話都沒說完,貝貝就開始推爸爸,然後口中又念著… 貝:「我知道,但就想畫!爸比不要說了。』 爸:『那我們來練習畫在紙上。畫完,我們要把你剛剛玩具畫髒的地方清理乾淨,跟姐姐道歉喔。』 貝:『我不要! 就是不想畫在紙上。』 爸:『那這個玩具,也不是妳的。是姐姐的,姐姐人很好,同意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玩,所以要珍惜姐姐的玩具…』 貝:『我就是想畫!』 這時小米姐姐過來了,看到情況不對,竟沒生氣,也沒哭的說… 小米:『 這是我的玩具,你畫了,就要弄乾淨。我才會再讓你玩。 如果不要,我要把這個玩具放在我房間誰都不準碰。』 貝貝拿了自己的玩具車後,走到小米身旁 貝:『姐姐,你可以畫這個車子。』 哈哈哈~ 爸爸和小米都說不過貝貝,也處理不了她的情緒,就把Mini媽叫到事發現場,說明了一番後,貝貝就開始憋嘴的表情  (其實咪妮媽早看到貝貝畫圖板的行為,但還是想再觀察她行為背後的想法時,爸比就去處理了)  M媽:『哦~貝貝是知道我們家的規定,只能畫紙上,其它地方不能畫的。媽咪很開心貝貝都記得很清楚。』 貝貝點點頭後,就走來我身旁讓我摸摸她的頭 M媽:『貝貝知道,但就是想畫是嗎?』 貝貝點點頭…就開始喃喃自語的起來,然後又比手劃腳一般的好像在為自己做的事情做說明,其它

最新文章

【蒙式媽媽的反省記錄3】 幹嘛動作這麼快?

『兩歲的孩子會什麼?(1)』 如廁練習,跟尿布說再見?

【紀律與自由】 三歲兒的房間亂成一團,到底發生了什麼事?